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人民救星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怀念毛主席 > 人民救星 > 文章

【人民救星】连载(51-54)

时间:2018-10-19 07:21:38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聂寒露 - 小 + 大

【人民救星】连载(51-54)
    
(51)国际悲歌歌一曲
先作一个说明,这段时期前敌委员会是重要机构。那么前委是什么性质呢?
1928年4月朱毛会师,成立了红四军和红四军军事委员会,朱德是军长、毛主席是党代表和军委书记。同年5月20日,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特委,毛主席任特委书记,陈毅接任红四军军委书记。
同年6月4日,根据中央来信成立前敌委员会,毛主席任前委书记,统一领导红四军军委和湘赣边界特委。前委成员都是中央指定的,每次改选也要中央同意的。所以虽然红四军经常和中央失去联系,但是从来没有脱离中央的领导。
前委是党中央的代表机构,领导红军及当地根据地的地方工作。后来朱德接任军委书记,陈毅任士兵委员会秘书长。再后来红四军成立政治部,是在前委领导下的代表党的工作机关。
红四军军委根据实际情况几经取消和恢复,后来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要不要军委,而在于党怎样领导红军?要军委只是某些人的理由。红四军七大把毛主席选下去了,是不符合组织原则的,因为毛主席的前委书记是中央指定的,下面无权罢了他。
只有前委书记撤别人的职,哪有下面罢中央指定的书记职位的道理呢?毛主席离开,是为了顾全大局。由此可见,毛主席从来不用权力压人,哪怕他可以。
回到前文,红四军到了江西寻乌,消灭了当地的地主武装,和游击队和地下党会合了。1930年5月,寻乌召开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县工农民主政府。
寻乌地处闽、赣、粤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有代表性。所以毛主席在寻乌展开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调查的非常仔细,写了著名的《寻乌调查》,有八万余字。然后又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也就是教条主义。
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事当前,不去调查它的实际情况,成天的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
有一个小故事,毛主席在进贤和大家开会,问大家寻乌有几家卖豆腐的?几家卖布的?几家卖猪肉的?几家杂货铺?
都说不知道,团长、政委、连政治部里专门负责搞社会调查的同志都不知道。毛主席在他们面前一个个的回答自己的问题。
毛主席作过很多调查,比如宁冈调查、永新调查,寻乌调查的资料是最详细的。不说调查出来的情况怎样,单是毛主席的工作作风,就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赣西南的革命根据地形势大好。在赣西南特委向中央的报告里有如下陈述:
农民、工人都得到解放,群众非常高兴;农村军事化;政治水平普及,所有人都痛恨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蒋介石;文化水平提高,以前不识字的现在都能写信了;
没有人拜菩萨了;废除了买卖婚姻,结婚自由不花钱(没有所谓的彩礼和嫁妆了)。
与此同时,在毛主席刚离开的闽西根据地也是一样,革命形势大好,土匪、小偷、乞丐、烟鬼、赌博都没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们干劲十足;
水利设施修了、土地改良、粮食丰收。恽代英在闽西视察后,高兴地写了两篇文章,高度赞扬毛主席。
如果这种大好形势继续下去、坚持毛主席的正确领导该有多好啊。可惜毛主席的功绩没有得到认可,反而受到连续的、严厉的批评。
此时蒋桂冯阎爆发了中原大战,总兵力有一百多万,军阀混战到了最激烈的时候。这印证了几个月前毛主席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高潮很快到来。才几个月就来了,问题在于怎样应对局势的变化?
主持中央工作的李立三头脑发热,5月召开红军代表会议、6月又通过了他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口号,史称“李立三路线”、左倾冒险主义。
他多次点名或不点名的批评毛主席,说红四军狭隘的游击战略、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要纠正上山主义、边境割据的残余,要夺取大城市。要把红军集中起来进攻,把游击队合并到红军。
只要进攻,不要巩固;只要前进,不要后方;要轰轰烈烈的打大城市。说毛主席的路线完全和中央不同,这不就是说毛主席违背中央的意思吗?
上海的中央也有清醒的人,恽代英、何孟雄、林育南、罗章龙都提出反对意见,李立三说他们右倾。
根据会议精神,红五军、红八军组成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委。
6月,毛主席在长汀南阳主持召开前委和闽西特委的联席会议,史称南阳会议,主要是总结当地的工作经验。
此时中央代表涂振农带来了中央的指示,于是转到长汀开会。中央指示批评了红四军的“游击主义、逃跑主义、右倾观念”。(还记得毛主席上井冈山也被批评是逃跑主义)
很快中央又来了一封《致四军前委信》,再次严厉批评毛主席和红四军。
要知道,毛主席一生非常遵守组织原则,中央三令五申,都是命令,毛主席无法违抗。
据后来朱德的回忆,朱毛二人都反对李立三路线,其余人基本都赞同。红四军一直在战斗,被敌人围追堵截,消息闭塞,所以朱毛二人心存疑虑,却没有根据去反对中央的指示。
中央在上海,随时掌握国际国内局势,红四军相反,很难知道外面的事情。根据中央指示红四军和红六军合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及第一路军前委。
朱德任总指挥、毛主席任前委书记兼政委。同时成立全国所有红军的统一领导机关---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毛主席任军事委员会主席,要听中央的。
中央的目标是几路红军拿下九江、南昌、长沙等大城市,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夺取湘赣鄂数省首先胜利。
第一路军奉命向长沙前进,途中毛主席写了一首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7月24日,占领樟树。第一路军改称为红一军团,这样就有了三个军团。
红六军改称为红三军,陈毅留在赣南组织地方武装,毛泽覃任红三军的政委。
此时毛主席又是灵活变通,中央的命令是要红一军团打下南昌。毛主席详细了解之后,认为南昌不能打,脱离根据地去打一个坚固的大城市是不可行的。即使付出血本打下来了也守不住,但是也不能违背命令。
于是毛主席发了一个推进计划表,作出攻打南昌的样子,其实没有。打下樟树之后,毛主席率军到了南昌对岸的牛行车站。
8月1日,向南昌开枪示威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敌人不敢出门,也不敢开枪。
随后,红一军团向奉新、安义等地进发,发动群众、筹款。
明知是错的,毛主席不想执行,又不能公开违抗命令,于是这样灵活变通。既对上面有交代,又保存了革命力量,不作无谓的消耗,还是坚持了自己正确的一套路线。
之前在井冈山也是这样,当毛主席知道命令错误时,他不能违抗,但是会变通的执行。正是这种变通,一次次的保存了革命力量。
 
 
(52)保存革命力量
 
毛主席派人去南昌侦察,敌人兵力强大,坚守不出,就等着红军送上门来。而且南昌地形易守难攻,城墙坚固,红军既没有攻城的装备,平时也没有训练,也不具备其他攻打大城市的条件,全靠勇敢拼杀,这种牺牲不值得,所以毛主席果断率军转移。
贺龙的红二军团奉命打武汉,失利。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奉命打长沙,打下来了。但很快就被敌人反攻赶出来了,而且敌人在后面一路追。
为什么能打下长沙呢?因为湖南军阀何键的主力部队到外面和桂系打仗去了,红三军团是突袭加运气好。
每一个军阀都看重自己的老巢,何键怎么会放弃长沙呢?立即大部队反攻,有15个团,还有外国的军舰,连蒋介石都派部队帮忙。
国民党军队巴不得和红军正面拼杀,对他们最有利。毛主席从报纸上得到消息红三军团被敌人追,决定向湖南进军,配合友军。危急时刻,毛主席保存了革命力量,还有余力帮助友军。
此时中央指示成立了长江局,项英任书记,长江局命令红三军团反攻长沙,红一军团进攻南昌、九江、武汉。还是攻打大城市那一套,丝毫不切实际。
1930年8月18日,红一军团到了万载,发现何键的第三纵队比较孤立,毛主席决定趁机消灭敌人。
8月20日,突袭文家市,敌人第三纵队几乎被全歼,近四千人被俘。这仗打的多漂亮!红二军团失利、红三军团被人追、红一军团打大胜仗。
本来缴获了敌人一部电台,但是某红军战士没见过,把电台砸了。毛主席知道后要求,以后缴获电台一定要保护好,不许破坏。要知道红军装备基本靠缴获,没有电台,彼此联系全靠派人送信,很不方便。
对于红军来说,电台比黄金还宝贵。有钱也买不到。
8月24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和会师。为了统一指挥两个军团合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和总前委,毛主席任总政委、总前委书记;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
同时按中央要求成立全国革命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
合并后商量下一步怎么办?中央的命令是要反攻长沙,大多数人都赞同。红三军团先内部激烈争论,有一位师长反对攻打长沙,他认为不宜攻打,应该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这和毛主席的意见是一致的。结果这位师长被公开处决了。
毛主席并不知情,如果知道肯定不许杀。毛主席主持总前委开会,讨论是否攻打长沙的问题。
毛主席表示不能打,要打会全军覆没。敌人已经增兵到30多个团,七八道战壕,还有碉堡群、电网。敌人有各种重武器,而红军根本没有重武器,根本无法攻坚。敌人严阵以待,等着红军往上面撞。
可惜毛主席的意见大多数人都反对,不管毛主席怎么劝,他们都不听。还有人说:你们一军团不敢打,我们三军团自己打,你们在旁边喊几句助威就行。
别看毛主席又是革命委员会主席,又是总前委、总政委,没用,这是中央和长江局的命令。再说了,属下大多不听命令,领导也不好干。
人家就是一句话顶过来:你执不执行中央命令?
毛主席只能妥协,总前委决定第二次攻打长沙。但毛主席在作两手准备,尽力想办法挽救红军。
为了减少红军的牺牲,毛主席只能效仿古代的火牛阵,提前准备牛,死牛好过死人吧。
毛主席想把敌人引诱出来打,可是敌人也不傻,坚决躲在碉堡里,就等着你们送上门。
毛主席想再等,但是别人都不愿等,求战心切,毛主席只能再次妥协,决定9月2日发动总攻。其实毛主席一直在刻意拖延,能拖一天是一天,毛主席知道,那是送死啊。他要不拖延,直接进攻,红军也就交代在长沙城下了。
作战命令都发了,收到情报敌人又来了十个团进攻红军,于是毛主席借机改变命令,打这股敌人。这股敌人好打,在城外。
又打了一个漂亮仗,歼灭加俘虏敌人近两千。
某些人更加轻敌了,认为敌人不堪一击。一直催促毛主席赶快攻打长沙。于是,红军一次次向敌人冲锋。丝毫没有进展,连敌人设置的电网都挨不到。
毛主席说,撤吧,不要硬拼,把敌人引诱出来打。
用上了火牛阵,还是冲不破。我们可以想像敌人的火力有多猛,火牛都靠不到边,何况人的血肉之躯。
总前委指挥部每天都激烈争论,毛主席一直说不能打,但是别人都不听。红军伤亡两千多了,而且敌人的援军从四面八方赶来,准备把红军彻底消灭在长沙城下。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人都不能清醒。毛主席只能说:我们先打援军,再打长沙,打下长沙再打武汉。于是,大家都同意了,毛主席用心良苦、苦口婆心的这样达到撤退的目的,红军往湘赣边界转移。
形势多么危急,再不撤,就没有机会了,一旦被强敌围住,哪里跑的了?红军一撤,何键就拿长沙的共产党人撒气了,长沙陷入白色恐-怖。
何键还派人去挖毛主席的祖坟,韶山的乡亲们得到消息,连夜把毛主席爷爷的墓碑转移,修了几座假坟,还有毛主席父母的墓都得以保存。
保护坟墓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毛宇居,毛主席的堂兄。毛宇居很欣赏毛主席,当年毛主席的父亲不许读书,毛宇居还专门去劝说。当然还有韶山的乡亲,但是没留下名字。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感谢,没有他们冒死保护,毛主席的祖坟就被破坏了。
直到1986年韶山修路时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发现一块墓碑,正是毛主席爷爷毛翼臣的墓碑,在荒草里躺了五十多年啊。
毛主席为革命何止牺牲六位亲人?连祖坟都受到打扰。
毛主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毛主席栽了一辈子的树)
何键对红军实在是又恨又怕,正是在这次的白色恐-怖中,杨开慧同志被捕了。
9月14日,红军到了萍乡等地,休整、筹款、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和赤卫队。尽管已经撤了,红一军团发命令还是将攻打南昌、长沙、武汉等大城市作为目标,没办法。
9月24日,中央在上海召开六届三中全会,李立三职务被撤,“李立三路线”算是终结了。毛主席等人直到12月才知道这个消息,因为没有电台,全靠人送信。
因此在此之前,毛主席还要不停的说服和斗争,委婉地、艰难的保存革命力量。
是否觉得毛主席很不容易?
自从走上革命道路,毛主席就没有容易过。
 
 
(53)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1930年9月23日,红一军团发布向吉安进军的命令,说是先打吉安扩大红军队伍,再打南昌、长沙等大城市。
这是毛主席用的缓兵之计,是两条道路的选择。是走攻打大城市的道路,还是走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命令是要打大城市,毛主席在拖延。9月28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都到了袁州(现在叫宜春)。
9月29日晚上,长江局代表、中央特派员周以栗来到红一方面军,毛主席热情接待。周以栗是毛主席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毛主席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他是教导主任,两人是老熟人了,见面非常高兴。
寒暄之后,周以栗要求打长沙,此时中央已经停止了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因为交通不便,下面的人都不知道。周这个代表不知道,红一方面军更不知道。
毛主席说不能打,耐心地说服周以栗,说了三四天,周以栗同意了。周以栗敢于违抗命令,坚持实际,难得。毛主席苦口婆心,更不容易。
红一方面军开会讨论是打吉安还是打南昌、长沙?因为周以栗这个中央代表的支持,会议决定打吉安。在毛主席的指挥下,一天就打下了吉安,10月5日,毛主席等人进驻吉安。
吉安一战把周边几个县的敌人都吓跑了,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
7日,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地方党组织成立江西省行动委员会,简称“行委”,李文林任书记;毛泽覃任吉安县委书记。
红三军团的人又提出要打南昌,毛主席没有理由拖延了,只能同意,出发吧,边走边劝。后面几天接连开会,毛主席苦口婆心的劝大家,不能打大城市,很多人不同意,分歧很大。
此时军阀混战基本停止了,蒋介石已经组织大军包围红军。别说打南昌、九江等大城市了,蒋介石已经急不可耐的准备出城围攻了。要知道上次各军团打大城市是因为军阀忙着混战,才有红军进攻的机会。
换作你是蒋介石等军阀,会不会心头冒火?我还没打你们,你们倒来打我了?所以此时的军阀很团结,他们虽然内部矛盾重重,但是在消灭红军上是意见一致的。
当时红一方面军总部在清江县太平圩,毛主席觉察到危险,立即主动撤退15公里。又找了个理由使部队停下来,“为了打南昌等大城市,我们要准备给养”,于是红军就地发动群众、筹粮筹款。
10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到达新余罗坊,得到情报敌人已经来了,与红军仅仅一江之隔。毛主席又一次挽救了红军,要不是毛主席一次次的故意拖延,红军往大城市冲,在路上就会和敌人大军遭遇,很可能被包围,全军覆没。
当天召开总前委和江西行委的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敌人已经大兵压境就在眼前,敌人连红军到达大城市脚下的机会都不给你,冲出来围攻。于是讨论怎么打仗,是在根据地打还是冲过江去到白区打?
又有激烈的争论,毛主席提出诱敌深入的战略,退到根据地中部去打,很多人不理解,表示反对。红三军团有些人闹着分家,说两个军团分两边打,一个在赣江东边一个在赣江西边。红军本就薄弱,一分兵更弱。
江西行委的李文林也强烈反对毛主席的意见,要坚持李立三的路线,冲过去白区打,速战速决。这个建议其实是赶着送死,以卵击石。
红军内部争论不休,蒋介石大军已成,命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还有一个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共十万军队,主动向红军进攻。蒋介石的战术就是猛进猛打,红军要是也速战速决,很快就会全军覆没。这就是第一次“围剿”。
这边毛主席还在苦口婆心的劝,而敌军已经冲过来了。直到几乎最后时刻,大家才听了毛主席的意见,开始撤退。要是敌军冲的快一些或争论再多一天,就打上了,想撤都没门。
因为红军撤退,敌军多次扑空,12月1日,红军撤到黄陂、小布一带,这是撤退的终点。
在这关键的时期,根据地内部还出事了,出了肃-反扩大化、AB-团、富田事-变等事情(我只强调一句,不是毛主席搞的,反而是毛主席救了很多人。比如陈毅也被抓了,毛主席救了他。要不是毛主席,陈毅这次就完了),
还有人阴谋想挑起红军自相残杀,发传单污蔑毛主席叛变投敌。毛主席会叛变吗?多么可笑,但此计又多么阴险狠毒。这些事就不细述了,一言难尽。
说打仗,敌人追过来了,本来是要伏击谭道源师的,结果出了个叛徒告密,谭道源把派出的兵撤回来。然后又伏击张辉瓒,打了个漂亮仗,活捉了师长兼前线总指挥张辉瓒,俘虏九千多人。
谭道源师吓的逃跑,红军追,又消灭了敌人一个旅。两次大胜仗,打破了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
还缴获了两部电台,毛主席命令成立了第一个无线电通讯大队,从此之后,红军才有了电台。其实打仗的过程没这么简单,还有困难和反对意见,我简单叙述,大家明白就好。
 
毛主席高兴地写了一首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然后乘胜追击,周边的广大区域全部成了红色区域。
打胜仗是1931年1月初了,而杨开慧同志已经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8岁的岸英,和保姆孙嫂。两人都受尽严刑拷打,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后来敌人就提出只要杨开慧同志脱党、承认错误、和毛主席公开脱离夫妻关系即可出狱。
监狱详情我也不说了,杨开慧同志对岸英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孩子,我没有别的话要说,如果你将来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一件背叛党背叛他的事情,说我非常想念他,我不能帮助他了,请他多多保重。孩子,记住,血债要用血来还。
就义之前,岸英为了保护母亲被狱卒打晕。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同志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毛主席从报纸上知道消息悲痛万分,彻夜难眠。两人从学生时代就相识、相知、相爱,为了革命才有如此牺牲。
断绝联系之前,毛主席给妻子最后的信,妻子杨开慧没有看到。妻子给丈夫最后的信,毛主席也没有看到。
虽然没有看到,但我相信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是能互相理解的。还记得那句:
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毛主席给杨开智写信: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这大概是毛主席一生最自责的时刻了。并寄去30元钱,以三个儿子的名义为妻子修墓立碑。
1930年2月,还出了袁文才、王佐等被杀的事,想了解详情的朋友请自己查阅相关资料。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些悲剧、牺牲中该吸取什么教训?
 
 
(54)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一次围剿蒋介石的战术是:
长驱直入、外线作战、分进合击、猛进猛打。
 
毛主席反围剿的战术则是一副精彩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看这战术对比和对联气势就胜了蒋介石,打破敌人第一次围剿后,毛主席就积极备战,准备应对敌人大规模进攻。此时的江西苏区就叫中央苏区了,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而且地域广大连成一片,毛主席当是首功。关键时候,又有重大转折。
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来到上海,1931年1月7日,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米夫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主导会议。
四中全会是一次重大转折,选举出Z书记向忠发;政治局常委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政治局委员九人,包括王明;毛主席还是候补委员。
全会得到共产国际的认可,很快王明又被增补为政治局常委,掌握领导权。
王明是米夫的得意弟子,喜欢背诵马列经典语录,米夫来就是为了重用他。王明不在国内时,则有博古代行职责。王明、博古都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却轻易到了领导位置。
1月10日,项英来到中央苏区,传达四中全会决定。15日,宣布中央决定,撤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前委和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
成立苏区中央局,周恩来为书记,项英代理书记,领导全国苏维埃区域的党组织。
成立由苏区中央局领导的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为主席,朱德、毛泽东为副主席;下设总参谋部。
17日,设立总政治部,毛泽东兼任总政治部主任,苏区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的工作。
1931年2月,蒋介石立即组织第二次围剿。军政部长何应钦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代行总司令职权。吸取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改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向中央苏区包围前进,大军20万。
毛主席早有预见,在根据地范围内一直在积极备战。3月18日,苏区中央局开会讨论对策,有人提议放弃根据地,到外面去打游击战。既保存了红军,又保护了根据地。毛主席坚决反对,认为必须依靠根据地才能打胜仗。
又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激烈争论,毛主席一次次的劝。蒋介石可不等你们争论,4月1日,全线进攻。与此同时,中央又派了三人团(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来苏区参与领导工作。
王明为了实行他的路线,向各地都派遣代表行领导之实。
中央代表来了,当然要开会。又批评毛主席的各种“错误”:执行李立三路线、冒进、机会主义、富农路线。而且又有人反对毛主席的反围剿策略,又是争论不休,无法作决定。
毛主席、朱德没时间争论,军情紧急,4月19日,两人奔赴前线亲自指挥战斗。
此时上海又出事了,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科长顾顺章被捕叛变,要知道毛主席也只是候补委员。顾顺章知道太多党的机密,先出卖了武汉的党组织,算是投名状。武汉党组织被破坏,同志牺牲。
顾顺章怕功劳被人抢了,要求见到蒋介石才全部招供。蒋介石当然高兴,马上在南京见顾顺章,这样就耽误了几天时间。
中统徐恩曾的机要秘书钱壮飞是我党特工,立即派人通知上海党中央,于是全部紧急转移。
顾顺章向蒋介石全部招供,然后说钱壮飞是共产党员。蒋介石赶快命令抓钱壮飞,已经晚了,中央机关同志已经转移,钱壮飞已经消失。
就因为顾顺章卖个关子,蒋介石错过了把中央机关一网打尽的机会,可想而知蒋介石多么遗憾。
总书记向忠发得到通知转移,却去见个情人。见情人也就算了,还在那住,于是被捕。被捕之后立即叛变,又害的其他同志被捕。两个月后,没有价值的向忠发被枪毙。
看看向忠发和顾顺章,还没受刑就叛变。再看看杨开慧、毛泽建等普通的共产党员,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值得人们深思。
顾顺章还害了一位好同志恽代英,毛主席很欣赏恽代英同志。恽代英被捕自己毁容,敌人认不出,坐牢一年多准备释放了。
顾顺章一来认出恽代英,恽代英不愿叛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叛徒比敌人都凶狠百倍,顾顺章也落的被灭门的下场。
说回第二次反围剿,怎么打还是争论激烈,我真不理解这些人,在无数的事实面前,还不相信和理解毛主席的指挥能力。从井冈山开始,毛主席就没有打过败仗。
要不是毛主席提前作了很多准备,敌人都冲到面前了,这边还在争论打法,不是注定失败吗?
勉强同意了毛主席的打法,先打谁又有争论,在毛主席的说服下,决定先打敌人第五路军。
国民党军这次步步为营,前进一段就修碉堡,再前进修碉堡,逐步缩小包围圈。这种打法是很靠谱的,只要他们躲在碉堡里就占了优势,可以把根据地困死。而且动用特务渗透到根据地内部搞破坏,好在毛主席提前有防备。
毛主席亲自选定战场,耐心等待战机。终于等到敌人主动出击,脱离了碉堡,部队走小道从天而降,把敌人打蒙了。随后一路横扫,从1931年5月16日到31日,连续作战半个月,打了5个胜仗,歼敌3万多,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蒋介石来到南昌召开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哭泣,痛骂下属无能。毛主席写了一首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我们实话实说,蒋介石这个人脾气不好,反人民。但是意志还是很坚强的,把蒋介石打哭,除了毛主席,还有谁有这个本事?
这个胜利是离不开毛主席的指挥的,换个人来指挥,结果可能截然不同。不是蒋军无能,是毛主席太厉害。
此时军阀内部矛盾又开始激烈,两广军阀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北方冯玉祥、阎锡山等人也要和蒋介石一较高下。蒋介石已经不在乎其他军阀了,对他们妥协退让,再次组织大军准备第三次围剿。
他明白,其余军阀不足畏惧,早晚是盘中餐,最大的对手是红军。蒋介石心里知道,最厉害的是毛主席。
趁着胜利,毛主席再次进攻扩大根据地,建立地方武装和党组织。在后方,从秋收起义起就一直跟着毛主席的老战士、警卫连长何振云因所谓AB团的嫌疑被处决了。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人民救星】连载(47-50)

下一篇:【人民救星】连载(55-58)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